技术创新是广交研近40年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2024年,广交研继续加大技术创新研究投入,在科技奖项、技术标准、专利授权等方面均取得了丰硕成果,进一步推动技术业务数智化转型,向世界一流的交通与城市规划咨询机构目标迈进。
一、开展14项科研项目,强化基础研究与自主创新
科研项目研究方向涵盖了大数据、交通模型仿真、货运物流、自然资源利用等多个行业前沿领域,立项部门覆盖了国家部委、省、市相关主管部门。其中,院外新立项科研课题4项,《基于盐沼、海草床滨海生态系统的碳汇核算方法学关键技术研究》获得广东省自然资源厅科技项目立项。
顺应AIGC发展浪潮,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实践。开展基于大语言模型的交通规划行业模型研发,基于交通空间数据与专业文本数据,应用AIGC技术整合生成专业数据分析结果,为交通规划、管理提供多类型信息支撑。
基于大语言模型的交通规划行业模型技术框架
二、荣获23项科技奖,创新成果获高度认可
重视技术研究成果的提炼与总结,荣获华夏奖、自然资源科技奖、省建设科技与标准化协会科技奖等23项部级、省级行业科技奖,在智慧交通决策、交通治理、货运物流、自然资源资产等领域的研究成果获业界高度认可。
首次参加“城垣杯·规划决策支持模型设计大赛”,在全国19支精英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获得特等奖。1名专家首次获得“广东省生产力促进科技服务突出贡献奖”一等奖。
三、编制规划设计标准,推动各业务领域规范化发展
发布全国首个可持续交通发展标准——《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体系》,填补国内相关领域空白。
主编国内首个适配县城交通发展特色的湖北地方标准——《县城绿色低碳建设标准第3部分:交通系统》并印发实施,引导交通设施建设绿色低碳发展。
积极参与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综合交通规划标准》编制、CSPON联合攻关地方试点等研究,传播广州经验。
除已发布的标准外,全年共主编或参编3项国家标准、、5项地方标准,3项行业标准以及13项团体标准。
2024年,获评“标准创新型企业”,在标准化管理全面性、技术领先性、应用先进性、整体效益性等方面的表现获得高度认可。
四、获授权多项自主知识产权,巩固行业技术领先优势
结合技术创新研究成果,申报多项自主知识产权,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6项、登记软件著作权15项。
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广交研进一步完善科研创新链条,保障技术成果转化,促进科研活动正向循环,同时提高了我院的核心竞争力,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结语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科技创新是必由之路。广交研始终把科技创新放在发展的首位,2024年广交研凭借卓越的科技创新能力,在科研项目、科研奖项、技术标准、知识产权方面取得了累累硕果,加快推动我院技术业务数智化转型。未来,广交研将继续秉持“创新是生命”的发展理念,推动更多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为行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