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广东省结合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加强历史文化保护利用工作指引>的通知》(粤建节〔2024〕76号),由我院负责编制的广州北站东侧老旧小区成片连片微改造项目实施方案作为建设社区文化空间示范案例供在组织开展的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参照执行。
项目坐落于花都旧城核心、广州北站东侧,总用地面积71.4公顷,包含126个老旧小区,共8002户、2.29万人。新华老城区最具人间烟火气的新中路贯穿南北,两侧分布着太子步行街、新华市场、1958影院等老花都便民设施,然而片区却面临着基础设施缺乏、便民设施落后等问题,街区文化逐渐凋零,亟待振兴。
片区概况
结合城市发展重点,打造老城记忆轴线,南北串联重塑老城市新格局。片区链接广州北站、中旅免税城、花都湖湿地公园“站城园”三大区块,联动市场、影院、新华村、城镇社区“市影村社”四大功能区,梳理片区内历史人文资源,联合城市发展,重塑城市空间结构,新旧资源组成合力推动城市有机更新。
以新中路为轴,以新华历史为序,讲好“老新华、新集社”故事。场地寻迹挖掘太子步行街、新华市场、1958影院、新华坊、红砖坊等重要历史人文资源,打造新中路沿街重要商业文化空间轴线,用文化促进商业迭代,用商业推动文化传承,互相促进打造拥有自我造血能力的老城文旅长街。
街区文化资源分布图
提炼在地元素,建立街区“基因库”,用新材料工艺延续历史印记。充分运用水磨石、红砖、花格窗等具有花都年代特征的建筑材料和构件,融入建筑本体改造,以集群街1号为例,通过腾退公房、拆旧建新等措施复建为3层党群中心。建筑本体采用红砖结合花格窗的元素进行设计,还原片区特色红砖建筑风貌,腾退的基底空间为附近居民提供活动休闲场地,让党群中心变成社区和居民之间沟通的“联结点”,让建筑成为场地与居民心中回忆的“交织点”。
集群街1号改造效果
红砖坊老建筑通过修复人工烧制的黏土红砖、清水砖墙的表面肌理,保留了古朴风韵的城市记忆,采用空斗墙技术砌筑,传承了民间传统的建筑工艺,同时引入社会资本打造养老场所,活化建筑空间,完善公服配套,实现了自我造血的长效管养新模式。
红砖坊改造效果
创建新华品牌,用新工艺新材料,新旧并置激活老街新生。首创“新华窗”街区符号,衍生出街名、花卉、老物件等系列构件,贯穿运用于各个场景,形成新华特色的文化符号。同时开发购物袋、马克杯等文创周边,助力新华老街文化的传承与新生。
新华窗元素及文创周边
广州北站东侧片区成片连片老旧小区微改造项目紧紧围绕构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的目标,在保留街区文化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城市有机更新新路径,推动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后续我院将进一步聚焦老旧城区改造这项便民利民的重大民生发展工程,高质量抓好“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总结提炼普适化、可推广的创新措施,推动文化、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